石家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以来,优抚和褒扬纪念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夯实基础、落实政策,加强抚恤优待和褒扬激励,全力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工作。
一、树牢宗旨意识,优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落实优抚对象待遇。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残疾退役军人、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的落实。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提高大学生一次性奖励金标准。连续每年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确保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是动态化管理优抚对象数据。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认定各类优抚对象身份,按程序办理伤残人员新补评、伤残关系转移、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事宜。开展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工作,落实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制度,完成残疾人员证件换发,动态更新优抚数据管理系统,为优抚资金测算拨付、待遇落实提供支撑。
三是发挥优抚事业单位作用。组织申报省级暖气补助资金、优抚事业单位经费,为优抚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将市荣军优抚医院迁建项目纳入市“十四五”规划,项目选址已经市规委会研究通过。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生命至上,竭尽全力守护疫情防控期间驻院优抚对象生命安全。推动市荣军优抚医院与军队医院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利用省、市优抚医院资源,开展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组织优抚医院开展下乡巡回医疗活动,为退役军人免费送医送药、健康体检。
二、坚持荣誉激励,社会尊崇氛围更加浓厚
一是有序组织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部门成立之初,为我市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放《河北省退役军人优待证》,2018年12月29日举行我市优待证颁发仪式。2022年全面启动国家优待证申领发放,2022年4月28日在我市新华区举办了河北省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首发仪式。目前已顺利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如期转入常态化申领发放。
二是持续开展悬挂光荣牌、送立功喜报工作。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基本完成为既有对象家庭悬挂光荣牌任务。出台《石家庄市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规范》,开展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活动,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石家庄警备区联合开展了晋州籍现役军人一等功送喜报仪式,并赴行唐县为服役于边防部队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积极宣传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先进事迹,在局门户网站刊登部分荣立二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名单及先进事迹,营造尊重尊崇氛围。
三是不断拓宽优待服务内容。每年“八一”、春节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抗战烈士遗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前夕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和在乡复员军人。落实《河北省退役军人公共服务优待办法(试行)》,全市公办旅游景点向军人、退役军人免费开放。与河北邮政、中石油、河北广电三家公司合作,推出拥军优属专属活动。邀请退役军人参加重大庆典活动,推选英模代表李小石、老复员军人代表王绪四参加北京70周年国庆阅兵“致敬”方阵群众游行,服务保障烈属马锦江作为优抚对象代表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系列活动,邀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代表参加全市海军石家庄舰先进事迹报告会。
三、弘扬英烈精神,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落实烈士评定及烈属保障相关政策。严格把握评定标准,新评、追评烈士5名(郭亚鹏、刘胜、马文耀、谷泽凡、杨竞),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举行烈士证颁授仪式,落实烈属抚恤优待政策,告慰了烈士英灵。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推动烈士评定。保障军队牺牲烈士待遇,陪同家属赴新疆接回藁城籍烈士的骨灰,并在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安葬仪式。落实《关于做好烈士亲属异地祭扫组织服务工作的意见》,做好异地祭扫服务保障。走访慰问烈属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举办“红色九月·致敬英烈”烈士遗属专项短期疗养活动,得到烈属的一致好评。
二是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将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将灵寿县烈士陵园、藁城区烈士陵园等项目纳入“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制定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工作的若干措施,与市检察机关等方面建立英雄烈士保护部门联动协调制度,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管理工作。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数据采集校核,完善烈士信息数据,组织实施烈士纪念设施数据审定工作。完成了烈士纪念设施概览图册编制任务。投入中央资金1905万元对4300多处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迁建或就地维护。对无法迁移集中保护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全部签订委托保护管理协议。投资约1.9亿元对老火车站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新的石家庄解放纪念馆。2022年4月29日,市委书记张超超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宣布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开馆,开放后的纪念馆成为省会红色文化新地标。
三是宣传弘扬英烈精神。五年来,分别以“传承、致敬、守护、奋进、崇尚”为主题,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实行临时性闭园措施,开设网上祭扫平台,推广“五个一”代祭扫服务。做好“9·30”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组织老战士和烈属代表参加我省献花篮仪式,并利用主要路口电子显示屏集中播放英烈标语。11月12日是石家庄解放纪念日,我市举行了纪念石家庄解放73周年座谈会、纪念石家庄解放74周年文学作品朗诵会等活动。2023年11月12日,以市委、市政府、石家庄警备区名义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广场举行了石家庄解放76周年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做好烈士寻亲工作,采集了两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亲属DNA样本,清明前夕在河北新闻网等17家媒体发布信息,为在石家庄地区安葬的长期无亲人祭扫的90名烈士寻亲,取得积极成效。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讲解员队伍建设,组织专业培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地方组织的创建与革命斗争》主题展览,组建退役军人英烈故事宣讲志愿服务队。规范烈士纪念设施展陈讲解,充实陈展内容,为入园祭扫和参观的各界群众宣讲英烈故事,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作用,达到了“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