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参军的娃娃兵
    来源:军休服务管理科    发布时间:2021-11-04 14:44:32    点击数:1
 
访谈对象:李霆,男,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人,1934年5月出生,汉族,1949年5月入伍,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化队学员,文书,保密员,军械股副股长,1982年6月离休。
工作人员:您是怎么走上参军的道路的?
李霆:我是石家庄市元氏县南佐镇人,从我记事起,大概是1940年左右,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统治时期。那时候家里穷,家里主要依靠父亲在石家庄市栾城县给别人做商店的伙计、当店员,我母亲在家里做些纺线的副业,维持家里生计比较吃力。因父亲在外打工,家里只有母亲、妹妹和我,外祖父家里有几亩田地,还能给我家救济一些东西,但是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外祖父家的生活也变得困难,不能再给我们家帮助,我家的生活更无着落。于是我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到栾城找父亲。父亲做店员收入很少,母亲还是得继续做纺线活来维持一家人生活。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征收的杂税更多,父亲所在的店面也无法再经营关门了,父亲失业后经人介绍到石家庄的一个染料店工作,因此我们一家人又到了石家庄。我在14岁那年从石家庄第二小学高小毕业,当时正是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在的染料店关门,再次失业,我家条件更加困难,我也失学了。当时我很想找个活儿干,为家里分担些,1948年我六祖父给我介绍到一个私人印刷厂当学徒,当学徒什么都得干,还没有工钱,一天从早上天亮干到天黑不停歇,因为我年纪小,搬不动大的东西,经常被主家骂,实在受不了,我便回家了,当时主要就是家里条件太苦,我感觉自己这么大了(其实当时才15岁),为什么要依靠父母养活自己呢,1949年4月,解放军正好在我们本地征兵,我想着参军就可以有个正顿饭了,没准还能赚钱补贴家用,我便主动报名去参军了。
工作人员:您给我们讲一下您参加革命后的经历吧。
李霆:当时我参加革命时刚满15岁,那时候对革命也没什么概念,对党的政策也不十分了解,只知道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叫学习就学习。但是刚入伍没多久, 就跟着大部队到了陕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到,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赚钱,我们的革命是为了求得人类的解放,不受地主阶级压迫、不被资本家和敌人压迫,求得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都过上幸福生活。从那时起,我初步知道了参加革命的目的,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
工作人员:您参军后有过战斗经历吗?
李霆:我参加革命后,就跟随大部队到西北区剿匪了,在国内没有遇到过大的战争,但是小的枪战还是参加过几次。最危险的一次,是在西北剿匪时,我们到村里巡查,当时我们巡查就是两三个人一组,走到一户人家敲开门后,我们看着就不对劲,看出开门的人不是老百姓,我和战友便引他出来说话,判定他是土匪,于是趁他不注意开枪消灭了他。然后我们迅速撤离,组织了几个连的力量及时赶过来,把土匪们堵在村里一窝端了。其实当时情况很危险,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发现他的身份,可能被消灭的就是我们了。
工作人员:您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您可以讲一下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吗?
李霆:我是在1953年跟随部队进入朝鲜的,乘坐又黑又长的闷罐车。里面铺的是稻草、麦秸草。四个角上,一个角放一个大木桶。大小便都在桶里解决。在朝鲜战场上,那时候的条件其实是比较艰苦的。那年我19岁,当时到了战场上正好下大雪,我们每个人就在雪地里钻个雪洞,晚上没有任务时就在自己的雪洞里睡觉。当时在战场上,我们部队里有一个玩笑话,就是碗越吃越小,筷子越吃越粗,为什么呢?因为条件受限,不能洗碗,每次吃完饭后碗筷清理不干净,于是筷子越来越粗、碗越来越小。1953年7月,我在朝鲜桂湖洞固守阵地,任见习收发员负责通讯任务,在敌人封锁的情况下,完成了 400多次通讯任务,因为我在工作中对通讯员管理和情况掌握的比较好,遇有情况及时向领导报告,所以无一伤亡,受到了团领导的表扬。由于表现优秀,我于1954年4月在一军二师五团司令部入党。后来,朝鲜停战后,我们又在朝鲜驻守了一段时间,随后根据领导指示回到国内。回想参加革命的经历,我也没有为党为国家做太大的贡献,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同志,那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战友们,我的成绩微不足道,但是祖国和党却对我非常厚爱,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太多太多,我对党、对国家、对我们的解放军有着深厚的感情,回想这一生,虽然吃了些苦头,但是反过头来看,我能够为党、为军队、为国家做点事情,那是我的荣幸。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石家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网站标识码:1301000064 冀ICP备19017363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