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魏本固,吉林省兆南县人,1930年1月出生,汉族,1947年11月参军入伍,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见习参谋,中队长、副营长、副参谋长等职务。曾荣立小功2次,大功1次。1983年5月离休。
工作人员:魏老,您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生活状况怎么样,是怎么参军的?
魏本固:我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黑龙江洪南的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长期以放猪、干零活、扛活、种地为生。1948年1月我在黑龙江省沸南县新立区三合村参军入伍,当时是吉林省独立十师三十团二营五连战士。
工作人员:请您给我们讲讲解放军是怎么样解放长春的?
魏本固:1948年3月我参加了长春战役。长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日本人利用亡清皇帝溥仪,在中国成立的“伪满洲国”,以此达到统治东北、掠夺资源的目的,所以长春的工事都是日本人修建的,整个城市具有现代化的防御措施,坚固的地下通道、防空洞,以及顽强抵抗的敌人,给解放军制造了诸多困难。长春城内,有蒋介石嫡系将领、东北“剿总”中将副司令郑洞国坐镇,他领导的第一兵团司令部统帅两个军和所有的地方部队,约有10.7万人。其中新七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远征军”“王牌军”之称;六十军属云南滇系部队,虽到东北屡受挫折,但仍有相当实力。当年解放军攻打大房身机场后,尽管战斗胜利了,解放军占领了机场,但也是伤亡惨重,这是围城之初发生的事。事实上,解放军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的作战方案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是在实际对敌作战中逐渐沉淀下来的。长春围困战之前,尽管长春局势对国民党非常不利,但守军实力并不弱。这样解放军利用对长春的围困的战法,切断国民党部队的供给,历经7个多月,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长春的解放。
工作人员:解放长春后,您又参加了哪些战斗?
魏本固:解放长春后,我所在独立十师转改为38军151师453团,接到命令攻打抚顺,就这样开启从长春到抚顺、再到云南1年多的徒步大行军,边走边打,甚是艰难险阻。解放抚顺后,本来是打沈阳的,但走了不到30里就得到沈阳解放的消息,这样部队得到看守工厂的任务,使得部队得到了短暂的休整,没多久我们就开始翻山越岭,走出关内,参加了1949年11月到1月的解放天津的战斗。解放天津后,部队在河北廊坊永清整训后,就立即南下,经过邢台、邯郸、郑州、南阳等地,到湖北的襄樊,再到宜昌渡江,作为三路中的西路追击白崇禧的103军。那时入党信息是不公开的,党员会议也是偷偷的召开,当时解放军的装备十分的落后,衣装特别单薄,军粮也是从老百姓手里买来的少许蚕豆、豌豆充饥,经过国民党残部的抢夺,百姓也没什么吃的了,就更别提我们解放军了。当时我18岁,正是长身体的年岁,长期吃不到食物,还要长途行军,有些战士掉了队、有的饿死,当时看到战友们的艰难,作为党员我主动帮战友们扛枪,一起扛过了艰难险阻,顺利渡过长江,因作战勇敢,帮助战友,被部队立“大功”一次。听到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当时部队还吃了一顿好的,但随后的“衡宝战役”,打的是异常艰难,部队有所伤亡,看着残酷的战场,牺牲的战友,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消灭残敌、解放全国的决心。
1949年追随部进行了广西战役,部队在师长曹灿章的率领下,一路过关夺隘,势如破竹,解放了湖南、贵州、云南的大片地区。此后,部队不顾极度疲劳翻越了险峻的苗岭和人迹罕至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插入广西境内,犹如下山猛虎一路解放了南丹、河池、百色等几座城市,歼敌万余人。
滇南战役中,38军副军长兼114师师长刘贤权和151师师长曹灿章分别指挥两师千里跃进,顽强突击,连战连捷。151师歼敌26军主力7000余人,为聚歼云南境内的国民党军,防敌逃出境外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38军在大陆与国民党正规部队的收官之战,是114师和151师完成的。
1950年二三月间,151师脱离38军建制划归广西军区并在其统一指挥下,参加艰苦的剿匪战斗,为根除广西的匪患作出了突击贡献。
后来我又转改为公安部队、武警部队,直到退休,可谓戎马一生,紧随党走。